探探儲值 文|孙玉良 没有哪个影视明星的去世和陆树铭一样,引发举国悲痛与怀念。2022年11月1日,94版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“关公”的扮演者陆树铭突发心梗去世,享年66岁。陆树铭生前并没有那么“火”、那么红,他也没有因为做了“明星”而成为亿万富翁。相反,为了生活,为了给“三弟张飞”的扮演者李靖飞看病,陆树铭不得不低下头来出席各种商演,乃至引发许多不必要的误解。如今斯人已逝,真相才大白于天下,原来现实生活中的陆树铭,与1800多年前的“关公”一样重情重义,为“三弟张飞”治病劳心费力。如今“三弟张飞”李靖飞病情严重,人们对他瞒着“二哥”已经逝世的消息,唯恐加重他的病情,这样的情况,更加深了社会对陆树铭的怀念,热搜久居不下。 为何陆树铭之死会引发举国悲痛?其一是因为陆树铭的演技好,他和陈晓旭塑造了永恒的“林黛玉”、左大玢塑造了永恒的观音菩萨、六小龄童塑造了永恒的孙悟空一样,塑造了一个永恒的关羽形象,这是人们以演员的身份纪念他;其二是最重要的,人们从陆树铭身上看到了关羽的忠义,渴望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忠义思想回归。而陆树铭的去世,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忠意的“失落感”。关公精神是在中国传承一千八百年之久的精神,早已渗透进中华民族的基因血液中,人们纪念陆树铭,实则是借陆树铭纪念关公,渴望关公精神的回归。 关公主要的思想,依我之见,一个“忠”,一个“义”。忠是忠于大汉,忠于刘备倡导的“兴复汉室”大业,所以他“降汉不降曹”,接受汉王朝赐予他的“汉寿亭侯”爵位,汉朝覆灭后拥戴刘备继承继汉朝大统,受封“前将军”之职。我们学习关公的这种精神,就是学习关公的爱国情操,忠于祖国,忠于民族。现在许多人自以为有世界眼光了,不再忠于祖国了,许多人发家致富以后,热衷于移民,以当美国人、日本人、澳大利亚人、新加坡、瑞士人、欧洲人等为荣,觉得成为外国人,是有本事的表现,是“人往高处走”。尤其是国内清华、北大等重点高校毕业的一些高材生,到外国留学后就一去不回头,不思报效培养他十几年的祖国。而且,这些人还给自己移民他国找到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,为其“不忠”寻找借口。普通的中国人,为中国出现这种现象而痛心疾首,而又无能为力,只能内心里渴盼关公精神的回归。 关公的另一种思想,就是一个“义”字。关公的“义”字,体现在对桃园结义的忠诚上,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,不惜过五关、斩六将,千里走单骑寻找兄长。关公的“义”字,还体现在他在华容道上放了曹操,因为曹操对他有恩,他必须回报这种恩情,即便立下了军令状,有性命之危,也在极端矛盾与痛苦中下了最后的决定。有人说他舍大义取小义,但关公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,不是常人能够办到的,所以他才会被人们永恒牢记。 关公是忠义的化身,在佛界是伽蓝菩萨,在道界是武财神,在俗世被封为关圣大帝。为何关公一员武将,成为武财神呢?依我之见,并不是他的武功有多高,而是因为他的忠义。忠和义,是能够带来财富的,就经营一个企业而言,忠于你的事业,对客户讲义气,就能够使企业长久地兴旺发达。就为人而言,忠于祖国,懂得知恩图报,就会在人生征途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。我们纪念陆树铭,关键是要借陆树铭学习关公身上的“忠义”精神,使关公精神得以传承。许多人感叹“人心不古,世风日下”,这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,重拾有益于民族发展的传统观念,这才是纪念陆树铭逝世的真正意义。 版权声明: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,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,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,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