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白癜风 文/洛水钟鸣 (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) 自从“公知”成了贬义词,几乎所有活人都躲着这个词走,可是死人躲不开,于是杜甫成了公知。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,感到了彻底的迷茫:他们说的是杜甫吗?是那个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就“漫卷诗书喜欲狂”的杜甫吗?是那个自己的茅草屋破了却想着“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的杜甫吗?是那个以《石壕吏》《兵车行》悲悯着世人的杜甫吗? 如果这样的杜甫,都可以算“公知”,那我看白居易那老小子也没跑了。 毕竟杜甫在唐朝,最高也就做到七品官,而白居易退休的时候,已经官居二品。可是你看看他那些诗,什么《长恨歌》《琵琶行》,什么《卖炭翁》《新丰折臂翁》,阴阳怪气、含沙射影、牢骚满腹,这不是“吃饭砸锅”“端碗骂娘”么? 当然,这也不光是白居易的问题,而是文人普遍的问题。比如屈原,竟然说什么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,怎么,敢情地球上盛不下你?还有陶渊明,人家都打躬作揖的,就你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你咋这么清高?啊哈,原来你是东晋大将陶侃的后代,怪不得怪不得,又一个“吃饭砸锅”的! 按这个逻辑推演下去,古代的文化名人恐怕没几个跑得了,近现代的就更不用说了。 比如易中天,竟说“有据可考的中华文明史大概3700多年”,这是何居心呐。且不说他作为一个学者,能不能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,单说这埃及有五六千年的历史,又如何呢?美国不过二三百年的历史,这影响了美国人的自信吗?可是他身为国人却这么说,就是臭公知。 更可气的是莫言,他天天揭自家的短,还把这些揭短的东西拿到洋人那里招摇,靠讨好洋人来获奖,再拿获奖作家的身份骗国人的钱,简直不要太可恨。至于他写的那些东西,到底真实吗?不重要,反正他是臭公知。 但这些人,还只是已经比较“显形”的公知。有些公知藏得比较深,一时间还没被注意到,他们才更可怕。 比方说金庸,他的第一本长篇武侠小说《书剑恩仇录》的男女主角,主要任务就是带着回部对抗清廷,而金庸显然是肯定他们、赞美他们的,这不是为地方分裂势力张目吗? 还有刘慈欣,《三体》含沙射影的那些事咱就不说了,单看小说里这段话,就坐实了他公知的本质: 随着三体运动的发展,三体叛军中出现了第三个派别:幸存派。当入侵太阳系的外星舰队的存在被确切证实后,在那场终极战争中幸存下来是人们最自然的愿望。……。与另外两个主流派别相比,幸存派成员都来自较低的社会阶层,且东方人(特别是中国人)居多,……。 看看,看看,这还了得,这简直是红果果的歧视和挑衅啊! 至于他们写的这些,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,到底有没有道理,到底是不是真心话,反而不重要了。 所以这些人“出事”恐怕是迟早的。总有一天,他们都会加入到杜甫那个行列中去,只是不知道那天何时到来而已。 不过我更想知道的是,如果杜甫都成了公知,如果莫言和刘慈欣都要被攻讦、被抵制,我们的精神世界里,还能剩下什么。 要知道,当我们以高度敏感的神经去寻找每一个“敌人”的时候,我们会觉得处处都是敌人;当我们拿着放大镜去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“污点”的时候,我们会感觉人人都有“污点”。于是,在这一次次的寻找、一遍遍的发现之中,文化到底是被净化了,还是被荒漠化了? 当越来越多的人噤若寒蝉,我们或许以为这样世界就清净了,就和谐了,就充满阳光了,但等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,却会发现它再也不是五颜六色、缤纷多彩的样子。 那真是我们想要的吗? 拜托那些说杜甫是公知的人,睁开眼看看杜甫所生活的唐朝吧。在那个时代,杜甫虽然并不出名,但至少人们读完《三吏三别》之后,没有戳着他的脊梁骨骂他臭公知、别有用心。 而刚才提到的白居易,暗戳戳地说什么“汉皇重色思倾国,御宇多年求不得”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”,可当他去世的时候,当时的唐朝皇帝写诗悼念他:“童子解吟长恨曲,胡儿能唱琵琶篇。文章已满行人耳,一度思卿一怆然”。 这是何等宽容自信的襟怀!有些人成天嚷嚷梦回大唐,梦回大唐,却连杜甫都容不下,你梦回的哪个大唐? 什么,梦回李白的那个大唐?李白可也说过“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”呐!这下是不是李白也变成发牢骚的臭公知了? 但就连孔子也说过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”,这又怎么算?他还说,真到那个时候,能跟随我的,也就子路了吧。 子路又该怎么回答?他是不是该说,谁乐意跟着你了,你这个臭公知! zhijujk|识局 我们是识局团队! 读者投稿:content@ishiju.com 申请转载:fanww@ishiju.com 招商与园区运营合作:hem@ishiju.com (021)50362007(武主任)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