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不是所有大字,都可以这样大气磅礴!

2022-08-25| 发布者: 太湖新闻网| 查看: 135| 评论: 1|文章来源: 互联网

摘要: 张即之(1186—1263年),宋代书法家,字温夫,号樗寮,历阳(今安徽和县)人。生于名门显宦家庭,为参知政事......
牛屎财经 http://niushicj.com

张即之(1186—1263年),宋代书法家,字温夫,号樗寮,历阳(今安徽和县)人。生于名门显宦家庭,为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,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,系中唐著名诗人张籍的八世孙。历官监平江府粮科院、将作监薄、司农寺丞。特授太子太傅、直秘阁致仕。

张即之《敛襟谈老氏诗楷书册》,纸本,纵26.5厘米,横13.6厘米,舟斋周煦良先生收藏。此册纸本原来似为手卷,后经割裱为册。每页两字,字大如碗,录诗一首。此当张晚年之作,雄劲豪迈,严整峭削,字多飞白。

有宋一代之书坛,行、草书勃兴,而正书则颇为萧条落寞。欧阳修曾悉叹"书之盛莫盛于唐,书之废莫废于宋"(《与蔡冗说论书》广某种意义上,这是针对楷书式微之现状而言的。

北宋四大书法家中,除了蔡襄尚能作一手道地的棺书外,其余多半不擅此道。即使偶一为之,亦多以行书笔意作楷书,传统的楷法与用笔之道己大大被消融稀释了,尤其是以钟王为代表的正书经典更是变得一蹶不振。

不过,相对来说,南宋的情形稍有改观。早在南渡初期,第一代皇帝宋高宗赵构就曾大力倡导楷、草并举(参阅《翰墨志》),晚年则更加推崇东晋书法,并且还身体力行,亲自操觚,书写了楷书《诗经》《石经》以及真、草二体的《养生论》等,垂范当世。

张即之虽然没有赵构那样的号召力和影响力,但在无形中也扮演了力挽颓势、中兴宋代楷书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。就他的楷书来说,早期的作品用笔挑达,线条光润,犹存初唐褚遂良书法之矩度。

而其晚年所书则用笔方圆兼备,线条柔中有刚,粗细对比甚为强烈,倒与颜真卿更为接近,所以产生了如《金刚经》《佛遗教经》《李衍墓志铭》那样堪称一流的楷书作品。

图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| 收藏

最新评论(1)

Powered by 太湖新闻网 X3.2  © 2015-2020 太湖新闻网版权所有